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之翼”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谢冰心

发布时间:2024-03-01

本网讯(崔泽元)《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进一步提高广州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巩固大湾区龙头机场地位”,强调了白云机场在大湾区机场群“多核驱动、多点联动”格局中的引领角色。后疫情时代,白云机场将当好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的引领者,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拉动大湾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回顾白云机场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成长为“引领者”的基因。从20世纪30年代始建以来,中国民航史上的多个“第一”都发生在白云机场。早在1933年,白云机场就开辟了广州—越南河内的国际航线,使广州成为中国第一个正式开辟民航国际航线的城市。

历经九十多年的发展,白云机场第一航站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白云机场主基地航司南方航空客运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2020年至2023年连续四年保持旅客吞吐量全国第一,2020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荣登全球第一。

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白云机场正有序推进三期扩建等基础设施扩能升级工程,三期扩建工程投用后,白云机场将具备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380万吨的容量,终端达到1.4亿人次、货邮吞吐量600万吨,成为中国最大的机场,引领大湾区机场群优势互补,协同高质量发展。

质量和效益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测度。近年来,白云机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基调,以建设世界一流为主线条,以品牌建设为主策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量、质、效”的积淀。具体而言,白云机场着重在规模、网络、品质、效益和协同五大领域发挥引领者作用。

规模引领上,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健全以中枢集控、秒级管控、智慧运控为主要特征的枢纽运行机制,以安全高效的运营水平,保障旅客吞吐量1.4亿人次、货邮吞吐量600万吨终端容量的超级枢纽平稳运营。 同时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空域统筹发展新契机,积极争取民航局、地方政府及口岸单位等多方政策支持,加强与航司、OTA、文旅机构等多方联动,融合线上线下渠道,拓展推广平台,拓宽服务边界。

网络引领上,积极构筑畅行全球、高效通达的客货运大通道,构建通达亚洲、非洲、大洋洲,辐射北美、欧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国家和地区的客货运航线网络;深耕“广州之路”中转品牌建设,完善跨楼、跨司、跨代理中转流程,拓展空空中转货物市场。白云机场也在积极构筑配套客货运网络,通过打造连通中心城市和重点经贸旅游城市的精品快线,开通高频货运快线与特色货运专线,推动形成白云机场与6条高铁、2条城际、3条地铁、“井”字形高速公路快捷联通的综合交通网络格局,高效对接“全球12小时航空交通圈”与“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品质是企业的生命之本。白云机场秉持顾客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完善安全、服务、运行管理体系,建立行业领先的“白云标准”。通过打造“花团锦簇”的花园机场、“百花齐放”的艺术机场、“心花怒放”的美食机场和“火树银花”的科技机场,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全面提升白云机场的人文品位。深化“春风服务”品牌建设,完善品牌培育体系,塑造“国际范、中国风、岭南味、时代感”的枢纽特色。

高质量发展时代,更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手抓。一方面,白云机场围绕枢纽服务链条的延伸和“人、货、航”核心功能两方面,推动高相关性多元化业务发展,强化“港、产、城”融合发展,打造枢纽经营效益标杆,建成“向空而强”的经济高地,实现枢纽建设、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同频共振。

另一方面则进一步发挥民航运输先导作用,完善以国际枢纽为核心的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立足湾区、辐射中国、联通世界的空中走廊,以枢纽为窗,展示湾区韵味、民族风味、中国意味,促进文化交融,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员,一荣俱荣。白云机场推动空域资源释放与统筹配置,依托五大机场主席会议(A5会议)等平台,推进大湾区机场群进一步明晰功能、细化分工,湾区机场间多领域合作,推动大湾区机场运营管理标准共建与互认,促进规则对接、机制衔接,以标准的“软联通”提升湾区机场互联互通水平,构建先进性、层次性、协同性突出的枢纽机场体系,形成错位发展、良性互动新格局。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白云机场将乘开放之风,展湾区之翼,切实引领世界一流机场群建设,拉动世界一流湾区高质量发展,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