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荔湾区委区政府直面严峻形势,以守正创新为遵循,以升级改造为导向,以“迁”“升”“融”“转”四字诀为抓手,全力破解专业市场发展之困、转型之难,引导各专业市场在多变中笃方向、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围困中谋新生,走出了稳健盘活、集智做强、有品有质发展之路。年初传喜讯,广州市第一批综合评定的40家星级市场,荔湾区专业市场独占9家,占比22.5%,为实践老城市新活力交出沉甸甸的荔湾答卷。
重置黄沙布局,留住旧城记忆
水产价格,全国看广州,广州看黄沙。黄沙市场,是水产的行业灯塔,也是荔湾的城市记忆。
该市场地处黄沙码头附近,毗邻沙面岛,隔江对望广东三馆。得天独厚的位置曾是其高歌猛进的雄厚资本,但随着周边高楼林立,居民对区域环境的要求也与日俱增,无形中成为市场进一步扩容的掣肘。荔湾区研判后认为,既不能困囿于此迟滞水产市场前瞻布局,又不能放弃历史承载、抛开水产另起炉灶。基于此,他们大刀阔斧双向发力,一手抓搬迁重组新规划,一手抓循古向新微改造,围绕集交易、展贸、科教、文旅、城市记忆于一体的智慧型水产综合体建设目标打造新黄沙。
搬迁黄沙市场至荔湾区东南角的东洛围码头,用活用好内河航运与高速交通优势;前置做好转场衔接上的招商稳商、路网畅通等工作,一二三期出租率达93.4%;发挥溢出效应,引导羊创东楠汇项目、粤恒丰水产市场有序入驻新黄沙周边,遴选优质商户进驻。目前,新市场已完成竣工验收,规模效应指日可待。
整合黄沙水产市场旧址资源,与新风港码头联动,推动地块衔接融合,贯通珠江景观空间,合散为一打造以旅游观光与文化体验为主的渔人码头休闲旅游区,借力“文商旅活力区”平台优势,实现特色餐饮与滨水文旅的双向转型。可以预见,未来老黄沙将有品味不尽的西关风情。
数智化升级改造广州鱼市场、海河冰鲜市场,打造集智能终端、集中数据采集与分析、供应链生产管理、智能化物业管理、在线客服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湾区水产产业社区集群。接入线上国际商城和集中结算项目两大数智技术平台,实现单一平台交易向“买全球、卖全球”转变。据初步统计,2024年黄沙水产营收约1.8亿元,同比增长近2%。
升级清平诚信,传承道地滋味
清平中药材市场全国知名,是岭南中药材的良心,其道地中药深得民心。
针对传统零售模式发展受限、市场竞争力走弱等问题,荔湾区笃信只有诚信才是新时代最过硬的通信证,只有道地滋味才有不可撼动的吸引力。为此,他们瞄准诚信重犁深耕,用心用情擦亮“清平交易”金字招牌。
迅即搭起协同建设治理平台、区“小个专”党建平台,健全完善党群服务阵地,强化市场主体诚信建设思想引领。刚性推开党员经营户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党支部联系商户等制度,通过党群互动、结对帮扶,筑牢清平中药材行业诚信建设基础。笔者随访近10家档口,均对诚信才有未来深信不疑,均对尽快悬挂党员经营户牌匾暗中较劲。
力推市场公共信息标志标准化,邀请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实地核查,对1127台计量器具强制检定,以秩序监管赋能“清平交易”。指导市场制作使用统一的价格公示牌,推进覆盖率接近100%,以公示监管规范“清平价格”。协助市场动态评选“放心消费承诺商家”“诚信企业”“诚信商户”,以信用监管领航“清平出品”。秩序焕新守护市场良心,带给百姓的是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质量是诚信的基础和保证,为全方位规避风险,他们引进广州种子独角兽企业——汉潮公司(第三方检测机构)进驻,渐次开展“多级监管提升中药材专业市场监管能力”“试点在中药材专业市场建设快速检测实验室”等专题研究,无死角构筑中药材质量监管严密防线。2022年至今市场累计抽检中药材132批次,合格率99.2%。
打造站前高地,深融互惠商圈
广州火车站举世闻名,毗邻火车站的区域,一直也是商贸繁盛之地。荔湾区站前商圈与越秀、白云服饰商圈均聚集于此,总体布局犬牙交错。
一段时间以来,因区域形象老旧、相关配套不全,导致各专业市场升级乏力、盘活无计。独善其身谋发展必然步履维艰,必须深度融入火车站大商圈、进而塑造差异化优势才能出圈出彩、赢得未来。荔湾区巧借广州建设万亿级时尚产业链集群与火车站改造升级双重机遇,围绕鞋业鞋材、服装、饰品三大时尚主题商圈,在与兄弟区专业市场布局反复比较后,抢先集群打造“时尚首站·前沿风标——时尚全生态产业集聚区”,在规避同质化竞争中弯道突围。
锚定形象升级,深化重点路段环境整治、城市口袋公园建设、重大交通设施建设等提升工程,持续优化市场硬件环境;以apM时代国际等重点项目改造为抓手,打造高品质产业空间,推进多元产业时尚生态圈建设;成立站前时尚产业商会,培育“站前臻选”集体品牌,丰富完善软性服务,增强集聚区保障功能。
塑造特色消费,聚力改变专业批发市场就是集散地、就是货积如山的刻板印象,从注重特色展示和个体体验出发,打造一站式体验馆。万通汇服装城成功推出2000㎡站前会客厅,锁定快时尚潮流及原创设计时尚女装两个方向,正加速向广州乃至全国品牌服饰采购第一站迈进。档口老板自豪地告诉笔者,再挑剔的客人,只要来到这里,也会满载而归。
坚持原创为王,告别千篇一律的买版打样,用最新潮最前沿的设计抢占市场高地,升级后的汇美国际服装城已吸引200多家头部设计师品牌及中国十佳设计师品牌入驻,并跨界整合行业大咖、产业顾问、传媒机构等服务资源,变为高端时尚服饰产品展贸平台及中国设计师品牌孵化基地。
开辟华林赛道,反哺珠宝市场
华林珠宝市场是我国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珠宝玉器集散地,经营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被奉为“中国珠宝玉器第一街”。
但新冠疫情发生后,人流骤减,交易疲软,导致不少商户生意惨淡,市场空租率持续走高。既得另辟蹊径扩大华林珠宝的市场占有率,又得千方百计发展壮大华林珠宝市场本身。荔湾区辩证分析后认为,必须把准新变化下的市场脉动,坚持数实融合、双向赋能,全力走出数字化转型时代不同寻常的蝶变之路。
他们紧跟广州市出台全国首个直播电商产业政策利好,依托广州珠宝直播产业带,迅速布局成立域骉直播电商基地,从初时几十家签约,到如今成长为集入驻指导、一站式云仓、品牌孵化、供应链支持等为一体的华林珠玉直播产业带全链条服务基地,已累计服务1.5万家商户,助力传统商户成功转型超8000家,其逆市起飞给华林珠宝玉器行业注入“强心剂”。
以域骉模式为基础,先后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因势利导探索线下场景体验展示与线上交易相结合的商贸发展模式,引入“云上珠宝”等珠宝直播品牌,引导华林国际E馆与电商服务深度融合、整体升级为“新E选”,实现专业市场从传统的收租模式到融合服务模式的转变。该平台已签约商家300余家,每月累积成交总额超3亿元。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电商繁盛反向吸引大量商家入驻华林珠宝玉器市场,一体带动市场“租铺热”,反哺实体商圈持续走旺。据统计,目前华林商圈珠宝行业年交易额超千亿元,囊括广州珠宝交易总量90%以上,且交易深度辐射日韩、东南亚、欧美、非洲等地。
专业市场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荔湾专业市场的繁盛为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超全市平均水平厚植了基础。目前,他们正锚定打造国际商贸和交往中心城市重要承载区这个目标,分类施策推动专业市场整体升级,进而做大做强、形成更多品牌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