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护“胃”行动,从餐盘洁净开始

发布时间:2025-09-29 浏览:263

9月22日下午,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健康中国公益行动项目办公室主办、亮碟与西门子洗碗机品牌联合支持的“开学健康第一课”,作为“健康中国 2025 护‘胃’行动”的重要落地活动,在北京自忠小学成功举办,该课程以“打倒胃里的小怪兽!—— 与幽门螺杆菌大作战”为主题,通过创新互动形式,为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科普体验。自启动以来,项目团深入基层,不仅通过科普讲座、发放早筛试纸等方式传递护胃知识,还联合新华网首发“健康中国胃”公益视频,倡导以科技手段阻断幽门螺杆菌传播,推动健康生活方式普及。而此次进校园活动作为全年公益项目中的重要一环,将“健康厨房,洁净餐具”的理念融入学校健康教育课程,进一步推动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及科普网络的构建,完善“认知提升-科学早筛-家庭预防”的全方位防控体系,为中国胃健康提供持续保障。

图片1.png

“健康中国2025护‘胃’行动”“开学第一课”活动现场

儿童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易感人群,也是家庭传播链中的关键环节,因此成为疾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本项目聚焦儿童健康防护,携手专业机构与医学专家走进校园,精心打造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课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幽门螺杆菌的防治知识深入人心,推动实现从“家庭到学校”、从“个体到群体”的全面覆盖,建立起校园防控的长效机制,进而实现 “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防控整体目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吴静主任在致辞中表示:“维护消化系统健康,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需重视的关键议题。确保餐具清洁卫生,是阻断疾病传播、做好健康预防工作的首要环节。儿童群体因抵抗力相对较弱,属于疾病易感人群,是健康防控工作的核心关注对象。这堂课不仅传授知识,更在孩子心中播下健康生活的种子,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推动整个家庭健康习惯的养成。”

图片2.png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吴静主任致辞

在课堂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郝建云针对幽门螺杆菌的危害,为学生们带来了全面的健康科普及互动问答,现场还进一步演示了规范的“碳13呼气实验”操作流程。郝建云指出:“‘碳 13 呼气实验’通过类似吹气球的轻松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幽门螺杆菌检测的便捷性,将实验与科普结合,用可参与的方式帮孩子们建立‘胃健康可监测’的认知。”

图片3.pn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郝建云进行健康科普

课上,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教科科长张丽娜利用生物荧光检测仪进行了一场科学实验,直观展示手洗餐具后的细菌残留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传统手洗方式仍易导致显著的细菌残留,可能对肠胃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随后,她借助透明洗碗机模型,强调使用专业洗碗机清洁餐具的重要性,并配合专业洗碗机洗涤剂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杀菌效果,直观体现了科技手段在幽门螺杆菌防控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张丽娜表示:“家庭和学校是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帮助孩子从小树立‘主动健康、主动筛查’的意识,才能真正筑牢消化道疾病的预防屏障。”

图片4.png

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教科科长张丽娜现场进行科学实验

活动最后,专家与学生们共同发出倡议,号召全国小学生争做“公筷公勺”小达人和“餐具清洁”小监督员。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阅读健康手册,学习科学防控幽门螺杆菌的知识,并在倡议书上郑重签名,表达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承诺。这一活动不仅在孩子们心中植入了健康的种子,也为构建全社会的健康防线奠定了基础,为“健康中国2025”的宏伟目标贡献了力量。

图片5.png

“健康中国2025护‘胃’行动”开学第一课倡议书

健康中国胃公益行动项目负责人才轶群表示:“本项目通过‘科普+防治’双轮驱动,以创新传播方式提升公众健康认知,推动全民健康管理理念升级。”

作为本次活动的公益支持方,亮碟与西门子洗碗机品牌为项目全程提供了技术支持与解决方案保障。亮碟作为洗碗机洗涤剂品类的开创者,70多年来始终致力于用科技力量守护家庭餐桌健康。西门子洗碗机也凭借超过60年的专业洗碗机专利技术积淀,从产品品质升级到除菌健康解决方案,始终与用户需求同频。双方共同表示,未来将继续依托科技创新与专业服务,积极推广科学餐具清洁方式与家庭健康管理理念,通过切实可行的产品与服务,助力阻断幽门螺杆菌等病原菌的传播路径,守护中国家庭的餐桌安全,以实际行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全民健康贡献更多企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