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治”为“智”筑屏障
——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管局铁拳护航食品 安全综述

信息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发布时间:2025-10-15 浏览:185

今年以来,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和“利刃”系列食品专项行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在打、防、管、控各环节积极探索创新,为全市食品安全和市场秩序稳定有序保驾护航。

多维度协同打开新格局

聚焦重点,实施精准打击。针对食品非法添加、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掺杂掺假等突出违法行为,细化行动方案,列项目、定清单,排摸违法行为,下发案源线索、制作执法指导手册,为基层实施“点对点”打击精准导航。今年以来,向基层下发案源线索171条和执法指导手册4个版本,其中《进口食品销售监管专项行动》《“幽灵外卖”执法手册》《假羊腰行刑联合执法行动指南》3个专项执法指导手册被推广应用。

优化机制,形成多维协同。优化线索双向移送、情报共享机制,健全信息交流、案件通报、联席会议等常态化工作机制。成立全省首个深度融合市场监管技术与公安侦查职能的食品安全联合实验室,开辟涉案食品检验绿色通道,实现样品随到随检、报告即时出具、线索快速移交。强化多维度联动的机制,横向联合各部门,纵向加强市县所三级联动,统筹业务部门和执法互动,快速固定证据,追溯违法主体,凝聚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合力。

改革试点,创新服务执法。聚焦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小过快处”试点模块,以点带面、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精心谋划,努力实现高频多发执法案件全覆盖、全流程、全环节梳理提炼。贯彻落实总局两个《清单》,探索对12种首次违法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积极开展服务型执法,打造“前置规范+全程服务+包容审慎”相衔接的全周期新模式。

多元化融合构建新模式

持续开展“利刃”系列食品专项行动,其中进口食品销售监管专项行动中查办的宁波某公司涉嫌经营虚假标注生产日期案被省局挂牌督办。

强化多维度协作,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破获“宁波鄞州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假冒驴肉火烧”“假羊腰”等一批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专项行动共立案64件,涉案金额超400万元,移送公安机关41件。

转变治理模式,高频多发案件“小过快处”以点扩面从试点的3个区(县市),到覆盖全市上线开通运用。结合宁波特点积极申报全省第二批试点事项清单3个。“小过快处”立案114件,结案48件。案件平均办理时长缩短至13天,较同类型案件办理时效提升76%。今年以来,全市系统共办理免罚案件770件,推动从“事后处罚”向“罚前规范、轻微不罚、重违严惩、事后跟踪”的全过程合规指引转变。

多领域创新实现新突破

新型案件取得突破。针对进口食品领域“单据合法化、实物非法化”的新型违法行为,突破常规核查,深挖疑点线索。构建“逆向溯源+技术鉴定”双轨机制,通过核验报关单与实物批次不符,利用品牌方技术检测锁定篡改痕迹。创设“供应链穿透”调查模式,从运输包装异常切入,实现对“进口单据洗白—分装篡改—虚假标注分销”新型违法行为全链条打击。

畅通行刑衔接,破解市场监管执法权限不足问题,实现“控制—取证—移送”闭环。充分利用食品安全联合实验室开展靶向性执法抽检,在销售末端发现违法线索后,实施生产、批发、销售网点全链条打击。